绿色,播种在大地上的美好未来——重访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考察地

  万水千山,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丽家园的向往。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中,多次提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明确要求。新华社记者日前回访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地方,见证当地干部群众不负嘱托,努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壮美图景的精神风貌。

  “近水白家春光好,平凡绿野故事多”——2017年9月,云南大理洱海边,白族村民李德昌家小院门口的对联道出了美丽乡村的新面貌。

  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湖泊。由于流域内人口不断增加、旅游业增长等因素,洱海流域污染负荷快速增加。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无法绕开的问题。

  大理今年3月以来,叫停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经营户1900户;改造管网使生活污水未来不再直排入湖;改造违建民居……要让苍洱美景永驻,就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李德昌表示:“只有把环境治理好,才能留住乡愁、留住人气。”

  白玛尕今年15岁。十多年前,她的家人为响应国家号召,保护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从海拔约4700米的长江源头沱沱河地区移居到青海格尔木市郊海拔近3000米的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

  “7月,山上举行赛马会,村民们跳起锅庄、跨上骏马扬鞭奋蹄。绿油油的草地特别茂盛,蔚蓝天空下远远望到野牦牛、藏野驴。我的家乡竟然这么美!”白玛尕说。

  从阔别故乡,到新建家园,再到保护故土,在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乡愁”新篇正在书写。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当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当美丽风景带来崭新动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变为现实。

  碧海蓝天,花草相映。今年9月,当记者沿着蜿蜒的生态公路,走入浙江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袁其忠的农家小院,70岁的袁其忠和四个子女正忙着经营农家乐。以前靠种地、打零工营生的一家,如今年收入翻了几番。

  “总书记到访后,新建社区提升农村环境干劲更足了。在交通部门支持下,建设4.5公里入村道路一条;建造生活污水处理站一座;新建游客中心、文化大礼堂、生态停车场……”谈起变化,新建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金红滔滔不绝——这两年,新建社区还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林区全面停伐后,靠什么为生是林场职工们面临的问题。

  不负总书记嘱托,伊春近年来充分发挥林区自然优势,加速推进发展旅游产业,2016年,上甘岭林业局接待游客19.33万人次,同比增长31.5%。此外还引入木耳种植、果蔬大棚等拓宽致富渠道。

  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到访青海给民众带来的变化,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农牧局副局长魏吉全感慨万千。“由于区位劣势,果洛州发展落后,干部群众总感觉是靠国家救济粮为生。自从生态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尤其是2016年8月总书记来青海考察后,我们感受到国家除了算经济账,更要算生态账。我们终于找到了为国家作贡献的平台!”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党委书记扎西东周说,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期间同生态监测点位上的基层干部、管护员进行了视频对话。此后,昂赛乡选了15户作为生态体验试点,为牧民脱贫增收提供了新路径。

  这是一条资源循环开发的绿色路——

  盐湖人不会忘记,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到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考察,强调“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

  “我们要确保环保设施与生产项目同时设计、建设、运行,确保排放达标,确保保护好周围的草场和绿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总书记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循环发展。”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兴富说。

  保护生态要谋长久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一系列环保制度政策的公布实施,到基层落实和广泛参与,日益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正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通州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起始端,水是通州的名片。运河水一度因工业排污、生活污染变臭变黑,经过近年来的整治,水质明显好转。”张红丰说。

  “除了各级河长日常巡视,村里现在有志愿者队伍充当‘左右手’,发微信、打电话,发现情况我们必须及时协调解决。”张红丰说。

  去年以来,在海拔约3900米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传输,两名藏族牧民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了雪豹交配及棕熊、金钱豹等大型动物的照片,为纪录当地生态环境多样性增添了宝贵素材。

  青海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李宏奇介绍,一年多来,“青海生态之窗”这一网络远程视频监测管理系统的观测点位数量不断增加,从去年8月份的8个观测点位增加到19个,预计到明年将达到40个。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正凝聚起多方合力,阔步迈向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好未来。(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周 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