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鑫 报道)在管窑镇楼岗村,提起乡村医生廖清这个“外地媳妇”,人人都竖大拇指。今天的记者新春走基层,让我们去听听她的故事。
独白:我不是蕲春人,我是江西赣州人,2008年嫁到了蕲春。
今年是廖清嫁到蕲春的第17年,也是她成为乡村医生的第6年。
独白:2014年,蕲春县卫健局有个定向培养,就报名参加了,学习了四年之后,就安排在了楼岗村村卫生室工作。2020年,国家推进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我很积极地报名参加了,然后也通过了。
从一名家庭主妇到持证上岗的村医,这其中的艰辛和付出可以想象。
管窑镇楼岗村 村卫生室医生 廖清:我刚来蕲春的时候,跟大多数外地媳妇一样,听不懂蕲春话,跟老年人说话的时候,他们也听不太懂我说的普通话。
记者:那现在呢?
管窑镇楼岗村 村卫生室医生 廖清:阿姨,明天记得带孩子再来打一针。(方言)
记者:你觉得你说的怎么样?
管窑镇楼岗村 村卫生室医生 廖清:哈哈我不知道(大笑)。
虽然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语言隔阂,但健谈、开朗的廖清,很快和村里人熟络了起来,关系处得相当融洽。不过她真正被大家念叨的,还是她成为村医以后发生的故事。
管窑镇楼岗村 村民 管家银:她工作做得好得很啊,像我们七组的家能,要不是廖清,人就没了。
管家能是楼岗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有天早上七点不到,廖清接到了老人的电话,说身体不舒服。廖清火急火燎赶到老人家里,看到老人捂着胸口,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判断老人很可能是突发心梗,当机立断找镇上救护车将老人送去医院,经过及时抢救,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
管窑镇楼岗村 村民 管四姑:病人来了随叫随到,白天也出诊,晚上也出诊,深更半夜叫她,她也来。
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是实现医疗保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村医们也承担着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守在农村医疗救治的第一线。忙的时候,从八点开门就开始陆续不断地会有患者来就诊,廖清十分耐心地帮助他们量血压、开药、预约项目等。有什么特殊情况,基本都是24小时随时待命、随叫随到。
管窑镇楼岗村 村卫生室医生 廖清:村里在家的有三四百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和小孩,有一些老年人记性不好,我们要经常上门给他们测量血压、体检。
现场音:血压还是有点偏高,要注意饮食方面要清淡,这个药还要继续吃,吃完了要不然到我那里拿,要不然叫我给你送过来也可以。
管窑镇楼岗村 村民 张全凤:我们塆里有几个年老的人走不得,廖清总是车子骑过来接去,打完针又送过来。三组隔那么远,好几里路,有个婆婆总是走不得,她经常当我面说,那真是廖清那个娃儿好啊。
当记者问她,未来有什么打算,廖清的回答也足够坚定。
管窑镇楼岗村 村卫生室医生 廖清:来这里这么多年了,跟大家都有深厚的感情,大家也很相信我,冲着这份信任,我觉得我能坚守下来。
编辑:李科桦 责编:梅 益
平台总监:刘明正 编审:董 硕
总编审:程小年
出品人:童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