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除了汤圆,百分之九十的蕲春人都吃过它们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说到元宵美食,最深入人心的非汤圆莫属。

早在宋代,元宵节民间就流行着一种新奇食品,最早叫做“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还有史料记载称其为“圆子”。

而“汤圆”一名的由来,民俗学家解释说,因为汤圆开锅之后漂在水上,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因此,吃汤圆寄托了人们喜爱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的美好愿望。

说到团圆

在蕲春,元宵节除了吃汤圆

还有一些更符合当地特色的“吃法”

比如,蕲春特色粘米圆子

藕粉圆子、鱼圆子等等

都寓意着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一起来看看

属于蕲春人的元宵隐藏菜单吧

粘米圆子

热气腾腾氤氲着稻米的清香的粘米圆子是一代又一代蕲春人记忆中的乡愁。粘米圆子,又称“米团子”、“泡圆子”,外表洁白,温润如玉,闻之有稻米的清香,咬一口,软和筋道不沾牙,馅料更是香气四溢,鲜美可口。

粘米圆子的“粘米”,是用水稻磨成的米粉,即粘米粉,将粘米粉用开水调和做“圆子”的外皮,再包上馅料,就是粘米圆子。粘米圆子是蕲春特色美食,取其团团圆圆之意,所以把它叫做“圆子”或“团子”。

蕲州鱼圆

说到鱼圆,我相信大多数蕲春人都会想到蕲州鱼圆,因为只要在漕河街上走过,都会听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蕲州话的叫卖:蕲州鱼圆,蕲州鱼圆!正宗好吃的鱼圆!

大江襟其前,诸湖带其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蕲州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厚,蕲州人爱吃鱼、会吃鱼。蕲州鱼圆食材选用膘肥的鲢鱼,只去其背部最肥厚部分作为原材料,剁成鱼绒,配上适量的豆腐和淀粉,调料。原料充分混合均匀,用勺子模成球形轻轻放入乘有凉水的锅中,直到水沸腾,圆子上浮,一锅Q弹可口,口感上佳的鱼圆便做好了。刚开锅的鱼圆,撒上一把葱花,虾皮,榨菜,便是一道经典的美味。

藕粉圆子

蕲春盛产九孔莲藕,用九孔莲藕磨成的藕粉绝对是“粉中贵族”,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记载:“莲藕捣浸澄粉服食轻身益年。“而且蕲春人善做无糖纯藕粉,不仅补血养颜,还能促进睡眠。”藕粉圆子则是在藕粉的基础上,加入蒸熟的芋头,揉好后扯成大小相等的剂子,再包上两种不同的馅料,一个个圆滚滚的藕粉圆子就做成了。上锅蒸熟后,糯叽叽,软乎乎,恰到好处的回弹,咬到馅儿的时候,余香不绝,丰富的口感简直“一秒入魂”,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抚慰了心房。

苕粉圆子


蕲春人把红薯称为“苕”,用红薯做成的圆子就叫“苕粉圆子”,蒸好的红薯与红薯粉揉成面团,做成一个个剂子面皮,提前炒好香脆的芝麻粒,碾成芝麻碎,然后加一小勺猪油,这样的馅儿才算完美。苕粉圆子口感好,有劲道。刚出笼的苕粉圆子,一口咬下去,芝麻碎和猪油已经是水乳交融的状态,滑溜溜的,油而不腻,香糯爽口。

酥圆子

酥圆子的配方很简单,面粉、猪油和糖。先将锅洗净,烧热,倒入面粉翻炒,待炒到雪白的面粉变成褐色,散发出焦香时,赶紧加入猪油和糖,就着灶里的小火将其慢慢和均匀,接下来就是将混合好的面粉捏成圆子了。捏圆子要趁热,动作要快,凉了易散开,三两下捏好放到旁边的空盆中,趁热咬一口,慢慢咀嚼,沙沙作响,面粉的焦香,猪油的油脂香,红糖的甜香融合在一起,从嘴里到胃里都十分熨帖。

除了圆子

蕲春的美食还有很多

酸米粉、豆粑、藕圆子、石耳土鸡汤

……

数不胜数

元宵不吃更待何时

和家人一起

开启一段美食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