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鑫 报道)9月9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总结成绩和经验,部署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县,更好、更快、更高支撑大健康引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县委书记胡安元主持会议,并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人民,向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离退休教师代表致以节日的亲切问候!县委副书记、县长陈丹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毛红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蔡寿益、县政协主席李国忠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来抓,教育质量大幅跃升、队伍建设全面加强、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改革创新纵深推进、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打造了蕲春教育的金字招牌。当前,蕲春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提升政治站位,着眼长远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九个坚持”“六个能力”和“八个体系”重要内涵,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新决策新部署,清醒认识省委加快建成支点、市委实现“两个更好”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突出“教育强县”战略地位,坚持教育问题优先研究、教育规划优先实施、教育资金优先保障、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需求优先满足、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推动我县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从“县域均衡”向“优质融合”转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更快、更高支撑大健康引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会议强调,要加强统筹兼顾,在“五个融合”上精准发力。一要与县域经济发展相融合。教育规划要主动对接县域战略规划、“十五五”发展目标,围绕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二要与城乡发展格局相融合。坚持“城乡统筹、集约高效、适度集中、优质均衡”原则,稳步推进农村教学点优化整合,推动教育资源布局与人口流动趋势相匹配。三要与文化传承创新相融合。把蕲春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名人文化等特色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研学实践,打造具有蕲春印记的育人体系。四要与数字化转型相融合。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利用AI等技术提升教学效率、管理效能、服务体验,以数字化赋能教育变革。五要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做深做实教联体改革,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新格局。
会议要求,要精准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统筹科学规划,高质量编制《蕲春县教育“十五五”规划》,构建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资源布局,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布局、适度集中、提高效益”的原则,有序推进学校撤并和改造提升;优化教师结构,建立教师全学段任教机制和退出机制,推动教师资源合理配置。要做实关键支撑,提升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质效,加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好用好智慧教育平台;建强师资队伍,守住师德底线,推动师资均衡配置,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研支撑服务体系;强化激励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突出立德树人,提升育人质效。强化思政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五育融合,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优异成绩的人才;狠抓学风校风建设,营造“人人向善、处处正能量”的学教氛围。要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制度规范。持续深化教联体改革,推动师资培养一体化、课程教学同质化、教学导向科学化;加强规范性建设,建立制度体系,完善人财物规范管理;完善合力协作机制,做真做实“大家访”活动,建立乡镇和部门协调解决教育问题工作制度,持续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要守好安全底线,打造最优环境。突出预防在先,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增强底线思维和责任意识,加强环境治理和群防群治,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共同担负起校园安全管理责任。
会议要求,全县上下必须树牢“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广泛凝聚教育强县的强大合力,做到党委、政府统筹到位、部门单位协同到位、社会各界支持到位,奋力谱写蕲春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建设大健康引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毛红志宣读了《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24至2025年度突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表扬通报》;突出教师典型方红刚、吴婷、熊慧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别作了事迹分享。
县领导方敏、蔡汤和高晓华、顾德权参加会议。
编辑:李科桦 责编:梅 益
平台总监:刘明正 编审:董 硕
总编审:程小年
出品人:童志勇